朋友們常常在為現今的教育搖頭,而到底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?

 Education

上圖為個人的觀點,教育的來源有4個,發生影響的順序依序為 Blood Relative、Environment、School和 Work,在生命中不同的階段影響著我們的思考和行為,而教育最終影響了一個人的態度,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表現,由此可見教育的重要性,假如要講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,我想也沒有錯。

我想大家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,還記得內容嗎 ? 我們來複習一下:

中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出生於山東鄒城。孟子3歲時喪父,由母親撫養長大。

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,送葬的隊伍經常從家門口經過。孟子就模仿送葬隊伍哭啼的樣子。孟母對兒子這樣的玩耍很生氣,認為不利於他讀書,便把家遷到了城裏。

 

到了城裏,他家處於鬧市中,殺豬聲、叫賣聲終日不斷,孟子就和鄰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買賣的遊戲。

 

孟母覺得這個地方也很難集中心思讀書,便再次搬遷到學宮對面居住。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,官員進入文廟,行禮跪拜,揖讓進退,孟子見了,一一記住。孟母想:“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。”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。

 

一天,孟子因不用功讀書而逃學回家。孟母立刻拿起剪刀,把織布機上正在編織的布剪斷了,並且對孟子說:“求學的道理,就和我織布的道理一樣,要一絲一絲的織上去,才能織成一塊有用的布。你讀書也是一樣,要努力用功,經過長時間的積累,才能有成就。像你這樣不用功,怎麼能夠成就大業呢?”

 

孟子聽了非常慚愧,從此發奮向學,終於成了一位飽學高德的聖賢。

 

孟母因為很注重小孩的幼年教育,所以才會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因為不良環境的影響,在行為上有了偏差。為了讓幼年的孟子能將心思放在學業上,曾經搬了三次家,留下“昔孟母,擇鄰處;子不學,斷機杼”這個有益的幼兒教育故事。

 

故事中最少看到了家庭教育和環境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,但其他因素也很重要,假設進到一個好的學校,遇到一個好的老師,或者進到一個普通的學校,遇到很不錯的老師,也有可能進到好的學校,遇到的是很差的老師,但是認識了很好的同學,可能都會造就一個不平凡的你。

 

人,像是一個容器,從出生起所受的教育成就了現在的我們,教育是在教什麼,我們要學的是什麼 ? 不外乎就是 IPO,但是要注意的是,garbige in、garbige out,我想不會有例外,所以,重視教育的家長們,

 

 

 

 

請不要再讓你們的小孩看海綿寶寶或者是蠟筆小新啦!

 

這是題外話,我想說的重點是,不管是在學習的一方或者是教授的一方都需要認真來面對教育,因為這影響的範疇太廣也太深遠,假如政府政策和方向錯誤,那我們更應該重視可以掌控的家庭教育,而假如有自省的能力,那或許自己就可以當自己的老師!

 

 

 

 

Thinking.jpg 

Edit by Alan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an 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